媒体融合
浙报集团:牢记殷殷嘱托 推进系统性变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部署。在迈向媒体融合的新征程中,主流媒体需要回答好诸多问题:面对商业平台崛起、传播生态重塑,我们如何打造自主可控的传播平台?面对读者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办好新时代纸媒?面对营收指标下滑、造血功能弱化的形势,我们如何推进报业经营的创新发展?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争创新时代一流党报集团”的殷殷嘱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谋划改革,以全面过硬的作风推进改革,以敢想敢试的姿态深化改革,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以问题导向引领改革方向,全面总结媒体融合发展十余年来的经验得失,深入排查主流媒体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深入剖析制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制度性障碍;坚持以系统思维催化整体效应,从全局角度一体谋划、整体布局,发挥各项改革措施联动效应和整体效能;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将建设重大党报传播平台作为集团系统性变革的重点,驱动集团全面转型、整体转场;坚持以内外结合实现共建共治,以社会治理大系统的外循环促进集团改革内循环,畅通集团改革内外双循环;坚持以做强产业反哺媒体主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为更好履行社会效益提供强力保障支撑。按照“五个坚持”原则,自2025年以来,集团统筹推进平台变革、内容变革、技术变革、产业变革、组织变革,“五大变革”相互促进、整体联动、协调发展,共同构成推进集团系统性变革的强大合力,持续在系统性变革中明方位、动真格、勇创新、求实效。
以平台变革为引领
有力驱动集团全面转型
进一步强化移动优先理念,将潮新闻改革作为集团系统性变革的牛鼻子,制定集团各媒体对潮新闻的内容及流量支持标准,构建“以端为先、报端一体”的内容生产流程机制,实现“策采编发传”全链条全流程一体化运作,推动集团各媒体以潮新闻为牵引,向互联网全面转型。
进一步强化用户思维,坚持开门办端,广泛链接资源。自2025年以来,策划品牌运营活动500多场,积极打造数字社区和潮圈,建设社区栏目主理人,引导用户创作有价值、有深度的原创内容,吸引了包括著名作家麦家等300名高端创作者、13万名潮客创作者、3000多个潮鸣号创作者入驻,每天分享创作内容超过4000条,一体打造“好看的党端、有烟火气的平台,智联用户的新生态”。
进一步推进扁平化管理,实施集团社长、总编辑“双挂帅”, 推动集团自上而下指挥前移、资源汇聚,升级潮闻天下为集团公司,构筑集团化、综合化大平台优势,调整组织架构和人员关系,将潮新闻原25个部门整合为12个中心和4个职能部门,建立更加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的组织架构。
进一步赋能潮新闻,在前期制定集团各条线赋能潮新闻18条政策的基础上,补充梳理8条意见,在人才引进、薪酬分配、技术采购、经营赛道等方面放权管理、资源扶持,为潮新闻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内容变革为根本
巩固拓展主流媒体核心优势
以新栏目、新作风、新机制为抓手,坚定办好新时代党报。擦亮“第一视点”品牌,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财富转化为新闻富矿,推出并持续优化迭代“第一视点”专栏,截至2025年5月,共推出148篇报道,全网传播总量超23.5亿次,成为省域层面讲好总书记故事的全新探索,入选第五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案例。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和实践,组织报道专班采写大通讯,在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年之际,上下篇《文化是灵魂》《润物细无声》在浙江日报“第一视点”专栏重磅发布,并首次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同步刊发,同时刊登理论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研究》,推出“习近平在浙江的文化故事”系列,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声势。
积极转作风改文风,集中打造“思想周刊”“前沿周刊”“文韵周刊”等新版面和 “调查与思考”“政策面对面”等新栏目,组建一支独立于常规采编部门之外的“潮声”内容战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开展短新闻大赛,以新作风重塑党报品牌形象,凸显新时代党报的“时代感、年轻态和人文味”。
发挥党报权威性优势在互联网标注坐标、做好引领,深化 “钱江观潮”“富春江”“飞来峰”等高端发声品牌,联动主流媒体和相关商业平台推出《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等新闻行动,推动“政已阅”“涌金楼”“有风来”等新媒体栏目在纸媒端崭新亮相,努力将党报办成一个彰显主流价值观、汇聚多方信息和力量的平台,推动报端融合逐步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以技术变革为支撑
加快推进智能化转型
依托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秉持“共创共享、联动联通”理念,打造集内容创作、展示交流和技术应用于一体的融媒众创空间,构建“1个展示中心+1个多功能演播厅+3个虚拟融合演播室+6个IP创作室+N个拓展空间”的创新生态体系,提供视频直播、节目原创、质量精品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自2025年启用以来累计预约总场次164场,节目总时长400余小时,参观总人次突破2000人。
依托传播大脑推动构建智能采编系统和潮新闻AI创作平台,推进“传播大模型”持续升级80余项功能,整合浙江省媒体数据资源,构建“媒体领域专属语料库”,为记者编辑构建多样化的垂类数字人矩阵,将先进技术融入生产传播各环节,采编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据相关统计,浙江全省有千余名记者编辑使用“传播大模型”辅助日常工作,资料查找时间平均节省40%,内容创作速度平均提升50%以上,内容审核效率提升100%。
以传播大脑为支撑,打造浙江省唯一省级融媒技术平台“天目蓝云”,推进省域媒体融合“一张网”建设,已为省内2家省级、8家市级、81家区县级媒体提供技术服务,实现全省近90%的媒体覆盖率,推动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设省域主流媒体共建共赢的省域一体化传播体系。传播大脑为市县级媒体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产品及服务对接拓展至17个省份,登上杭州准独角兽榜单。
以产业变革为基础
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做好“新闻+文章”,拓展传媒主业,打造一批融媒业务品牌项目,如浙报公司高端红色展陈、党刊集团党建AI应用等,积极布局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赛道,确立五大功能中心和两个垂类领域开展“链主化”培育,延伸文化传媒产业价值链,全面深化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
推动智库化转型,按照“统分结合、分步推进”整体策略,布局“一媒体、一公司、一智库”基本构架,形成浙报智库品牌引领,14家各具特色的子智库构成的智库矩阵,在智库内容建设、放大品牌影响、特色产品打造等方面积极谋划,如浙报魔方智库推进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中心建设,紫藤智库围绕领导关注重点和网络热点策划推出系列舆情分析报告,构建“智媒+智治”新生态。
培育文化+新业态,秉持“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理念,发挥集团上市公司优势,立足科技创新、数字赋能,通过建立浙数文化AI能力中心,提升垂类大模型竞争力、构建“智算+数据存储+数据交易”的数据服务体系、打造AI+产业投资赛道等,做实文化+科技、文化+数据、文化+算力文章,开辟营收、利润增长新路径,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同步提升。
以组织变革为保障
全面提升集团治理水平
重构内容生产传播机制,集团编委会统筹浙江日报、潮新闻等各媒体资源,推进重点报道一体化部署、常规报道一体化运作、优质内容产品一体化传播、全媒体稿件一体化评价、全媒体传播矩阵一体化建设,形成统筹有力、资源集约、高效运转的生产传播链条,从“单打独斗”转向“联合作战”,最大力度激发报端“双核驱动”、其他媒体“多元供能”的内生动力。
重构考核评价机制,着眼“移动优先、内容为王、流量说话”的战略考量,以重塑考评指标体系驱动内容生产变革,以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提升精准度和实效性,以完善考核分配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科学制定纸媒与新媒体平台、自有平台与商业平台、流量与质量指标的权重,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鲜明激励导向。
重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实施青年优才选育计划、完善首席人才制度、分领域挂牌集团人才基地等举措,积极培养卓越传媒人才、科技红钻人才、经营蓝海人才等,形成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集聚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必答题,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自我革命。浙报集团将始终以争创新时代一流党报集团为目标,吹响接续奋斗冲锋号,开启守正创新新征程,持续深化系统性变革成效,在肩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新征程中砥砺前行、勇攀高峰。
作者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