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

全力打造税务主流新型媒体——中国税务报社推进系统性变革的实践探索

作者:付树林 更新时间:2025-07-23 来源:中国税务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决策部署,是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传播规律,深刻洞察媒体发展趋势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中国税务报社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税务总局党委和中国记协的要求,以系统性思维推进深层次变革,着力破解传统媒体转型难题,努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税务主流新型媒体。

一、提升政治站位,凝聚改革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和媒体融合工作,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导推动传统媒体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实现新突破。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媒体领域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变革,需要中央统筹各方力量,在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决策部署,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也对媒体单位提升政治站位、加大媒体深度融合力度提出新要求。

中国税务报社承担税收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使命,肩负税务总局党委喉舌、耳目和智库重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决策部署上来。报社党组织通过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实施落实方案,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把推动媒体系统性变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同时,通过制定实施《中国税务报社2023—2027年战略规划》《报社青年干部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引导编辑记者特别是青年编辑记者积极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主动融入媒体系统性变革,推动报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二、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实施路径

为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决策部署,中国税务报社坚持守正创新,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24年10月制定实施《关于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 提升新闻报道质效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

牢牢把握行业报的政治属性和专业属性。在推进系统性变革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党管媒体要求落实落细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必须保持新闻报道的专业属性,体现财税领域专业特点,宣传好国家税费政策,讲好中国税务故事,积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强化专刊报道的精准性和差异性。积极适应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税务部门征管职责的变化,即由仅征税向既征税又负责社保非税收入征收职责转变,将《纳税服务专刊》调整为《税费政策专刊》,由原来只报道税收工作转变为税费业务宣传并重。聚焦税务部门主责主业,把法治公平作为宣传主旋律,优化完善《税收法治专刊》,加大对合规遵从和涉税违法案件的报道力度。针对税务系统队伍大、层级多、战线长,实行垂直管理并拥有30多万离退休干部,对《税收文化专刊》增期扩版,既弘扬中国税务精神,又增设“红霞满天”版面,展示老干部风采。强化舆论监督,办好《税务内参》。

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全媒体传播意识,加大纸媒和新媒体深度融合力度,建立健全跨部门的全媒体工作小组,统筹谋划和推动全媒体生产和传播。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把新媒体作品纳入“五好”奖(好策划、好稿件、好标题、好版面、好图片)评选,把作品的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等作为“五好”奖评选的重要指标,鼓励更多的编辑记者采写既有“正能量”又有“大流量”,且适合全媒体传播的精品力作。建立成果评估与问责机制,按年度评估各项改革事项落实情况,把落实成果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紧密结合,并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

图片

三、统筹资源力量,加力推进实施

按照中国税务报社《2023—2027年战略规划》和《关于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 提升新闻报道质效的工作方案》部署,我们明确主攻方向,加大考核力度,全力推进实施。

明确主攻方向。坚持守正创新,聚焦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成立综述报道、评论文章、税务内参和全媒作品四个攻坚小组。截至目前,全社共有30多名青年编辑记者加入了全媒体工作小组(占编辑记者总数的70%),促进纸媒和新媒体编采人员(包括驻站记者、通讯员)发挥各自优势创作融媒体作品。持续完善纸媒和新媒体平台“策、采、编、发、评”一体推进,“报、网、端、微、屏”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实现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平台推送”的格局。把主题报道和重要活动作为“实战场”,鼓励编辑记者创作精品力作。比如,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报道成果被中国记协官网推介。扎实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共采写制作新闻作品267件,新媒体作品总点击量超过610万,其中2个作品分别入选中国记协和中国行业报协会“新春走基层”活动优秀案例,1个部门和1名个人获评全国行业性媒体“新春走基层”优秀报道团队和先进个人称号。

图片

图片

做大做强新媒体矩阵。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意识,学习先进单位经验,继续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和管理,新媒体矩阵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税务报新媒体矩阵包括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号、中国税网、税务报客户端等,截至目前,总用户超过400万人,新媒体平台全网年阅读量超过1.2亿次,覆盖人群超过8000万。

推广“1+1+N”一体化新媒体服务体系。按照“新闻+政务+服务”的发展战略,发挥内容生产优势,创新构建“1+1+N”一体化新媒体服务体系,为营造税收大宣传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第一个“1”是指提供新媒体账号运维服务,第二个“1”是指提供新媒体产品制作服务,“N”是指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为税务总局和各地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宣传提供优质服务。该体系2023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媒体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强化技术支持。媒体融合改革离不开技术支撑。我们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创建融媒体演播中心,为记者配备短视频拍摄等融媒体报道设备,从硬件方面支持拍摄制作高质量的新闻播报、访谈、视频连线类音视频作品。建成全媒体编采一体化平台,实现纸媒和新媒体的采编、审核、发布一体化运行,大幅提升编采系统的服务能力。

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激励制度,做大做强自主可控的新媒体平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按照中宣部、中国记协和税务总局党委要求,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落实落细《关于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 提升新闻报道质效的工作方案》,持续打造税务主流新型媒体,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系中国税务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