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
原创+聚合:红星新闻视频业务发展路径
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已经30年。30年间,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2025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3.8%。
当前,以“抖视快”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成为受众获取资讯、进行社交的主要渠道,是新闻信息集散的前线。随着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和媒体生态深刻变革,用户获取信息方式快速转变,主流媒体需要推动转型和创新。
坚持新闻原创,树立“无视频,不传播”理念
成都商报是一家地方主流媒体,拥有百万主流读者,广告收入超10亿元。2010年,成都商报成立新媒体实验室,开始媒体融合转型实践,这一实践促成了成都商报社媒体全国化、本地垂直化、内容数字化的发展框架。
2017年,承担了成都商报转型使命的“红星新闻”问世。2019年,成都商报社采编队伍全面转战“红星新闻”,将报社所有优质资源和核心产能聚向转移。红星新闻在创立伊始,全面服务于移动传播,逐渐建成传播矩阵。目前,红星新闻核心产品用户数突破1.9亿。
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途径,红星新闻坚持“无视频,不传播”理念,将新闻资讯以视频形式创新表达。红星新闻启动了视频品牌建设,从早期的“1视频”到如今的“红星视频”,打造了“红星微纪录”“红星视界观”“红星有话说”等系列栏目IP,用户量突破9300万,年播放量超过800亿次,传播效能显著增强。
在抖音平台,红星新闻播放量破亿的视频达56条,点赞量超百万的视频有数百条。2024年,红星新闻抖音账号在中宣部排名中,连续5个月跻身前十,最高曾位列全国第二。在微博平台,红星新闻发起的话题中有89个阅读量上亿,累计阅读量合计154.1亿次。在内容原创与质量把控上,红星新闻的原创视频占比提升至50%,优质长视频达到114条,播放量破千万的视频达45条。
探索内容聚合,开创主流媒体引领MCN模式
在短视频时代,视频的生产方式革新,用户被赋权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用户生成内容(UGC)模式出现。成都商报社基于短视频爆款打造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2022年开始布局达人短视频平台业务,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和内容形态,红星视频(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视频”)应运而生。红星视频由成都商报社控股,延续“红星”品牌,开创了主流媒体引领MCN模式,成为报业转型的成功样本。
1.聚合不同垂类的城市达人矩阵
红星视频在3年间,通过市场化运作培育并聚合了政务、文旅、科技、时评、财经等垂直领域的短视频创作者。以政务传播矩阵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内容为王”,红星视频立足模式创新与技术赋能,构建起政务文化类短视频达人矩阵。
红星视频城市达人矩阵建设实现了从内容编辑到内容经纪的人才队伍转化;建立起签约、孵化、联盟、商业合作等多种聚合方式,让垂类自媒体达人获得更广泛的社会传播属性。红星视频建设以安全机制创新为基础,建立签约达人孵化考评机制,对意识形态安全进行长效监督与培训。
红星视频孵化了红星新闻MCN、红星视频MCN两大品牌。截至目前,城市达人矩阵签约合作达人超380位,链接不同类型达人5800余位,聚合海外达人账号80个;覆盖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TikTok等自媒体平台,深耕政务、文旅、科技、生活、时尚、科普六大领域,覆盖超过6.5亿粉丝,矩阵达人的传播总量达到1880亿,互动点赞量达到32亿,已初步展现出开辟全新传播赛道的潜力。
2.借人工智能助推短视频高质量发展
当前,短视频领域的竞争从资讯内容传播、达人矩阵聚合传播,转向更具人格化、IP化的典型账号方向发展。视觉化呈现内容创意以及打造核心IP,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赋予创作者将创意变为现实的可能性。红星视频积极借助AIGC等前沿技术,持续创新,尝试孵化短视频典型IP,成立了“熊猫伐木累”AI工作室,探索运用国际化的符号与表达方式,实现大熊猫特色IP的国际化传播。
“@熊猫伐木累”账号巧妙地将AI技术与“熊猫”IP相结合,实现了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它既展现了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又传递出生活的温暖与城市的文化内涵。该账号发布的一条熊猫在雪地里涮火锅的10秒短视频,一经上线全网播放量便突破2000万。
2024年9月,团队首次将熊猫形象与网络辟谣相结合,以大熊猫为载体发布官方辟谣信息,有效提升了内容的趣味性和传播力。2025年春节,团队又策划了“在成都过年”系列视频,创意展现了熊猫的有趣生活。截至目前,“@熊猫伐木累”的创意短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平台的累计播放量已达7.15亿次。
在迎接成都世界运动会之际,@熊猫伐木累借助AIGC技术,描绘世运盛会的精彩画面。团队将赛会热点项目转化为数字创意的核心。划龙舟、跑酷、霹雳舞等充满动感的画面,正是团队成员运用AIGC技术创作的“世运成都好运动”系列作品。在AIGC技术赋能下,憨态可掬的熊猫化身运动健将,穿梭于成都的地标建筑之间,展开竞技。科技让运动与城市血脉交融,碰撞出“世运成都好运动”的璀璨火花。
3.喜剧梦工厂联盟探索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3月,红星视频成立成都喜剧梦工厂联盟,首次系统性整合本土喜剧力量,探索喜剧内容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联盟通过创作孵化、资源共享、品牌联动的模式,推动成都方言喜剧、脱口秀、即兴剧场、短视频喜剧等多元形式的内容创新,以更贴近年轻人的表达方式传递城市精神内核,助力城市IP破圈传播,探索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该联盟汇聚本土喜剧创作者与全国幽默创作人才,以方言、成都市井文化等元素为核心,探索“喜剧+城市故事”的传播新模式,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构建城市文化IP的年轻化表达,以喜剧艺术赋能城市文化传播,打造兼具本土特色与时代活力的成都新名片。喜剧梦工厂联盟粉丝总量3559.6万,包含@呆话西游、@温江菜花小院、@小甜甜、@糖糖得嘛、@大森子、@小源、@77·88、@芒果中介、@梓淳等创作者。
成都喜剧梦工厂联盟计划推出全年系列活动,包括城市主题喜剧创作大赛、自媒体喜剧内容扶持计划等,为本土创作者提供资金、流量、技术等全方位支持。
原创+聚合共振,重塑主流媒体话语权
红星视频城市达人矩阵坚持“内容为王”与“技术赋能”,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与新媒体传播深度融合,为主流媒体在短视频时代的价值重塑与影响力提升提供了实践路径。通过精心策划并引爆一系列亿级传播话题,红星视频达人矩阵将城市宣传从单纯的流量聚合,升华为具有深度文化内涵的价值传递。
1.赋能矩阵创作,展现成都发展活力
红星视频充分发挥短视频制作能力、运营经验和平台资源,根据各孵化项目机构或个人特点与工作特性,策划、制作、包装出内容优质、广受网民关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短视频账号,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发布与传播。
在红星视频城市达人矩阵中,包括文化旅游类达人@南方有明(矩阵全网1851万粉丝)、@奕霏faye(矩阵全网1000万粉丝)、@东哥黑妹畅游记(矩阵全网500万粉丝)、非遗类达人@嘿话师徒(全网240万粉丝)、方言类达人@江逸JIANGYI(全网136万粉丝)在各自领域创作优质作品,视频广受好评,播放量突破千万。
2024年12月,在成都市新媒体交流分享活动中,发布了一批在新媒体领域表现优秀的账号及案例。红星视频5位签约达人荣获了由成都市委网信办颁发的成都市“2024年网络正能量账号”的称号,他们分别是@嘿话师徒、@光影中国、@江逸JIANGYI、@向云兮、@圆子的龙门阵。这些自媒体达人充分发挥内容创意、传播速度等优势,深入挖掘成都历史底蕴、人文故事,展现成都的发展活力,共同将成都城市形象、发展成就、政策举措等传递给广大市民。
2.亿级话题传播,彰显城市温度
红星视频采用“话题为王”策略,充分发挥在短视频领域积累的制作能力、运营经验和平台资源,积极调动自媒体达人宣传能量,策划出广受网民关注、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短视频。矩阵成员包括本地政务类短视频大V,在抖音传播视频累计达10.84亿人次,让城市宣传的影响力突破了边界。
针对“00后为什么爱往成都跑呢?”这一话题,红星视频团队联合签约达人及高校学生,用短视频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年轻人的观点与生活。该话题在抖音平台曝光量达1.5亿,累计吸引339人参与创作。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委网信办主办的“青春大讲堂”活动中,红星视频策划了主题宣传,发动签约达人走进现场,分享在成都奋斗与追梦的青春故事。抖音话题#青春大讲堂#曝光量达5006.4万,#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曝光量1022.8万,#青春有为强国有我#曝光量达264.7万。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红星视频策划及参与的主题话题,在抖音平台总曝光量达1.6亿;#到成都过年#、#为成都年味上分#曝光量达1.6亿次;#来成都找花花#曝光量达1.1亿。
3.红星微剧场踩上短剧发展风口
近年来,网络微短剧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随着微短剧发展从单一商业导向,转向注重内容质量与文化价值,红星视频也在该赛道积极发力。
红星视频着力打造“红星普法微短剧”IP,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公安、法院、媒体、金融机构等跨界协同合作,精准聚焦特定领域。例如,创作古董收藏领域的短剧,深入挖掘以往宣传较少但诈骗案件频发的领域,填补宣传空白,旨在构建全民反诈防线,强化法治宣传,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提升公众对金融诈骗风险的认知,保障金融体系安全与公民合法权益。
在全国网络普法行四川站活动期间,红星视频联动千万级法律自媒体大V@醒醒吧张律共创情景短剧,利用“河南迷笛音乐节”这一网络热点进行普法。同时,联动成都司法系统标杆新媒体账号@成都市中院 ,创作电信反诈、未成年人保护等“熊猫法官”系列普法剧情短剧,以案释法,以案普法。
4.以全球化视野打造国际传播体系
为了营造2024成都大运会的良好舆论氛围,红星视频策划了“全球文旅大V耍成都”活动,吸引全球友人关注成都的多彩生活。在国际传播方面,在TikTok平台搭建话题#enjoychengdu#,曝光量超过210万;在国内传播方面,以抖音为主平台,在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全面传播,发布视频超100条,话题#enjoychengdu##耍成都的N种方式#曝光量合计超过6800万。
在2024年春节期间,结合成都地标“春熙路商圈”建成100周年的契机,红星视频策划实施跨境支付便利化项目,以“春熙路商圈”的国际化支付服务为背景,通过创意视频内容,向全球展示成都春熙路的支付便利性和国际消费体验,并搭建跨境支付便利化应用体系。在海内外商圈,联动广州北京路步行街商会、南京新街口商圈、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新西兰奥克兰新中圆桌会成员、比利时瓦隆出口涉外投资局(AWEX)成员单位、智利圣地亚哥智利华商总会成员单位;海外媒体传播报道包含美国htv10电视台、Newport Vermont Daily Express、The Big Spring先驱日报、NCN等25家媒体,链接汇总350个,有效提升了成都的国际知名度。
以人为媒、以情动人的传播实践,不仅放大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声量,更让城市形象在亿万流量的共振中实现了具象化、情感化的深度传播。同时,借助TikTok等国际化平台,使成都的城市形象以真实、多元、温暖的姿态走向世界。
(作者:刘友莉,红星视频(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银涛,红星视频(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达人经纪总监)
本文刊发于《中国报业》2025年7月(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