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

聚焦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大会丨今日重庆短视频矩阵传播推广案例——今日重庆案例介绍

更新时间:2025-05-27 来源:中国报业协会

编者按:

5月21日,由中国报业协会、山东报业协会、大众报业集团、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大会在潍坊召开。与会代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探讨行业经营管理话题,分享经营管理经验,探寻新时代报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之道。本网选取其中部分交流材料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一、案例简介

(一)基本情况

在短视频平台崛起背景下,作为传统地方媒体,今日重庆自2020年起,以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第三方短视频平台为突破口,启动融媒体转型战略。今日重庆短视频矩阵传播推广案例,以“在重庆,看世界”为定位,聚焦城市外宣、社会热点、温情故事等内容,成功打造了包括“热点观察”在内的多个爆款栏目,服务了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逐步构建“政府购买服务+品牌定制+流量分账+电商导流”四位一体变现体系,形成造血式发展模式,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工作思路

以“三维重构”推动传统媒体深度转型。

一是叙事逻辑重构。从宏大叙事到微距观察:摒弃“大而全”的城市宣传套路,聚焦“一个手势、一盏车灯、一碗小面”的细节叙事。例如《他的长江梦,生长在方寸之间》通过记录微缩摄影师的长江故事,折射城市文明温度,获新华社转发。从单向传播到共情共创:设立“暖心重庆”“感动瞬间”等栏目,收到大量市民投稿,其中近三成转化为短视频素材,形成“用户生产故事—媒体加工传播—社会反馈能量”的闭环。

二是生产流程重构。建立“中央厨房式”内容生产流程:“热点雷达组”监控网络热点,“创意实验组”产出创意脚本,“数据复盘组”基于完播率、分享率优化分发策略。“热点雷达组”“创意实验组”“数据复盘组”三大模块,实现“选题—拍摄—剪辑—发布—运营”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推行“采编播一体化”改革:要求文字记者掌握短视频拍摄技能,摄影记者学习文案撰写,《今日重庆》每期设置“扫一扫看更多精彩”二维码,实现纸媒与短视频的内容联动。

三是生态协同重构。首先是政务资源联动,比如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创相关短视频,联合市委网信办推出普法短视频等实用内容;其次是商业价值反哺,通过“内容+电商+植入+切片”模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功能定位

今日重庆短视频矩阵传播融合创新案例有三个清晰的功能定位。一是城市形象传播者。通过《诗画长江看巴渝》《烟火重庆》等作品,立体展现重庆人文景观与城市精神。二是正能量聚合平台。以“暖心一幕”“陌生人温暖”等话题为载体,构建网络正能量传播阵地。三是舆论引导创新者。在战山火、抗疫等重大事件中,推出系列作品,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柔性传播。

(四)取得的成效

截至2025年5月,今日重庆短视频矩阵实现累计访问量超50亿次,转发量超820万次,评论互动超784万条,单作品最高点赞量95.3万,播放量10亿+短视频栏目1个、播放量亿+栏目3个,用户规模从0增长至400万级。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获重庆新闻奖、中国画报协会“金睛奖”等20余项荣誉,作品被新华社等央媒转载;社会效益显著,评论区形成“温暖洪流”,网友在评论区自发分享故事,形成UGC评论反哺传播。

二、主要创新亮点

(一)选题逻辑:在平凡中见非凡

摒弃猎奇化、冲突化选题,聚焦“举手之劳的善意”,以真实细节引发共情。“#暖心一幕突降暴雨,迎宾小哥邀大伯进酒店大堂避雨”“女子驾车和陌生车辆相伴夜行,下高速前闪灯道别竟得到回应#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这是在今日重庆抖音号“热点观察”栏目内随意选取的两条视频稿件,截至目前,访问量分别为:1865万、3563万,点赞量为:12.9万、22万,评论数为:187、8649。再如通过《乡村向“新”力》等作品,将乡村振兴宏大主题转化为个体奋斗故事,实现政策传播“软着陆”。

(二)生产模式:融合传统与互联网思维

将期刊深度报道能力转化为短视频脚本的叙事技巧,如《“重庆巴适!”“我爱你重庆”俄罗斯游客点赞重庆并邀市民在街头共舞》,曾进入全国媒体榜前三、地方媒体榜前三。快速响应社会事件,如在重庆战山火72小时内推出纪实短视频《有一种力量,叫重庆!》,作品火遍朋友圈,引起广泛共鸣,收获大批网友正能量评论。

(三)传播形态:在多维路径中破圈

一是在地域符号的普适化重构中,将重庆独有的“8D魔幻”地貌转化为情感共鸣点,例如“导航崩溃的重庆立交桥”系列,通过司机迷路时的幽默对话,既展现城市特色,又传递“迷路也是一种风景”的豁达态度。二是在热点事件的二次创作中,坚持正确导向、创新表达、严格审核,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和融媒技术赋能,实现社会效益与传播效果并重,以正能量引领大流量。

(四)账号人格化:变“官媒”为“网友”

注重语态革新,标题使用“小今带你打卡重庆”等网感化表达,消解传统媒体距离感;注重场景贴近,拍摄街头、社区等生活场景,以第一视角镜头增强代入感。

三、案例实施的可持续性及前景

在内容生产上,通过“用户生产故事-媒体加工传播-社会反馈能量”的UGC闭环机制,形成可持续内容供给网络。目前市民投稿转化率已达30%,平台评论区日均产生5000+条用户故事,为选题库提供活水源头。在商业模式上,构建“政府购买服务+品牌定制+流量分账+电商导流”四位一体变现体系,形成造血式发展模式。

今日重庆短视频矩阵前景广阔:一是开展本地化生活服务延伸,可依托百万级用户基础,计划接入城市服务端口,开发“短视频+便民服务”功能模块,通过地理定位技术实现“视频种草-服务转化”闭环,从而打造以媒体主导的城市生活服务平台。二是强化智媒技术深度应用,可与高校共建XR实验室,推进“8D魔幻城市”VR漫游项目,还可利用AIGC技术开发重庆方言智能主播。三是推进基层治理创新试验,可在重庆部分社区试点“温暖观察站”,将短视频生产与社区服务结合,从而提升基层治理案例可视化传播效率。四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依托“在重庆,看世界”定位,开发多语种传播矩阵,在传播重庆城市形象的过程中讲述中国故事。

四、案例双效

当传统纸质期刊遇上短视频,今日重庆抖音号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双向奔赴。

今日重庆以抖音号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融媒体传播路径,实现了用户数从0到百万+的突破。其中,“热点观察”栏目访问量突破10亿次,成为重庆媒体中第一个播放量冲破10亿次的抖音短视频栏目。从2020年8月上线今日重庆抖音号到目前形成“一网七号”传播矩阵,从原创二创再到多个千万+和上亿+,今日重庆视频化转型实现弯道超车和破圈传播。

同时,今日重庆生产出的一批有思想、有价值的优质内容也收获众多惊喜。如作品《他的长江梦,生长在方寸之间》被新华社官方抖音号、新华社客户端重点推送;双语短视频专题《诗画长江看巴渝》荣获重庆新闻奖和2024巴渝正能量短视频奖;作品《“遇见美丽重庆”短视频系列报道》荣获第十一届中国画报协会“金睛奖”……

近几年,今日重庆依托新媒体建设成效,同步为全市企事业单位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如融媒体产品策划生产、视频生产、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代运营和新媒体渠道推广等,2023年和2024年新媒体服务年度营收在500万元以上,吸引茅台、小米、科大讯飞等在视频矩阵上进行推广。